
黃庭堅
黃庭堅簡介
黃庭堅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魯直,號山谷道人,晚號涪翁,洪州分寧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)人,北宋著名文學家、書法家,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,與杜甫、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黃庭堅為其中一宗)之稱。與張耒、晁補之、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,合稱為“蘇門四學士”。生前與蘇軾齊名,世稱“蘇黃”。著有《山谷詞》,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黃庭堅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魯直,號山谷道人,晚號涪翁,洪州分寧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)人,北宋著名文學家、書法家,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,與杜甫、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黃庭堅為其中一宗)之稱。與張耒、晁補之、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,合稱為“蘇門四學士”。生前與蘇軾齊名,世稱“蘇黃”。著有《山谷詞》,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試說宣城郡,停杯且細聽。
晚樓明宛水,春騎簇昭亭。
罷稏豐圩戶,桁楊臥訟庭。
謝公歌舞處,時對換鵝經(jīng)。
歌罷酒闌時,瀟灑座中風色。主禮到君須盡,奈賓朋南北。
暫時分散總尋常,難堪久離拆。不似建溪春草,解留連佳客。
夜深記得臨岐語。說花時,歸來去。教人每日思量,到處與誰分付。其奈冤家無定據(jù)。約云朝、又還雨暮。將淚入鴛衾,總不成行步。
元來也解知思慮。一封書、深相許。情知玉帳堪歡,為向金門進取。直待腰金拖紫后,有夫人、縣君相與。爭奈會分疏,沒嫌伊門路。
銀燭生花如紅豆。占好事、而今有。人醉曲屏深,借寶瑟、輕招手。一陣白蘋風,故滅燭、教相就。
花帶雨、冰肌香透。恨啼烏、轆轤聲曉。岸柳微涼吹殘酒。斷腸時、至今依舊。鏡中消瘦。那人知后。怕夯你來僝僽。
稠花亂葉,到處撩人醉。林下有孤芳,不匆匆、成蹊桃李。今年風雨,莫送斷腸紅,斜枝倚。風塵里。不帶塵風氣。
微嗔又喜。約略知春味。江上一帆愁,夢猶尋、歌梁舞地。如今對酒,不似那回時,書謾寫,夢來空,只有相思是。
青壺乃似壺中謫。萬象光輝森宴席。紅塵鬧處便休休,不是個中無皂白。
歌煩舞倦朱成碧。春草池塘凌謝客。共君商略老生涯,歸重玉田秧白石。
風力驅(qū)寒,云容呈瑞,曉來到處花飛。遍裝瓊樹,春意到南枝。便是漁蓑舊畫,綸竿重、橫玉低垂。今宵里,香閨邃館,幽賞事偏宜。
風流,金馬客,歌鬟醉擁,烏帽斜欹。問人間何處,鵬運天池。且共周郎按曲,音微誤、首已先回。同心事,丹山路穩(wěn),長伴彩鸞歸。
自斷此生休問天。白頭波上泛孤船。老去文章無氣味。惟悴。不堪驅(qū)使菊花前。
聞道使君攜將吏。高會。參軍吹帽晚風顛。千騎插花秋色暮。歸去。翠娥扶入醉時肩。
乍晴秋好。黃菊欹烏帽。不見清談人絕倒。更憶添丁小小。
蜀娘漫點花酥。酒槽空滴真珠。兄弟四人別住,他年同插茱萸。
攜手青云路穩(wěn),天聲迤邐傳呼。袍笏恩章乍賜,春滿皇都。
何處難忘酒,瓊花照玉壺。歸裊絲梢競醉,雪舞郊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