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覿
曾覿簡介
曾覿(音di迪)(1109-1180) 字純甫,汴京(今河南開封)人。紹興中,為建王內(nèi)知客。孝宗受禪,以潛邸舊人,授權(quán)知閣門事。淳熙初,除開府儀同三司,加少保、醴泉觀使。趨奉宮廷,詞多應(yīng)制之作。其詞語言婉麗,風格柔媚。代表作為《阮郎歸》、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《西江月》《定風波》(長相思》、《采桑子》、《眼兒媚》、《憶秦娥》等,其中以《阮郎歸》一詞為最著名。
曾覿(音di迪)(1109-1180) 字純甫,汴京(今河南開封)人。紹興中,為建王內(nèi)知客。孝宗受禪,以潛邸舊人,授權(quán)知閣門事。淳熙初,除開府儀同三司,加少保、醴泉觀使。趨奉宮廷,詞多應(yīng)制之作。其詞語言婉麗,風格柔媚。代表作為《阮郎歸》、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《西江月》《定風波》(長相思》、《采桑子》、《眼兒媚》、《憶秦娥》等,其中以《阮郎歸》一詞為最著名。
更漏迢迢,乍寒天氣,畫燭對床。正井梧飄砌,邊鴻度月,故人何處,水遠山長。老去功名,年來情緒,寬盡寒衣銷舊香。除非是,仗蠻箋象管,時伴吟窗。
詞章。莫話行藏。且喜見捷書來帝鄉(xiāng)??翠J師云合,妖氛電掃,隨堤宮柳,依舊成行。夢繞他年,青門紫陌,對酒花前歌正當。空成恨,奈潘郎兩鬢,新點吳霜。
冶態(tài)輕盈,香風搖蕩,畫欄淑景初長。彩霞深處,明艷奪昭陽。試問沈香舊事,應(yīng)勸我、莫負韶光。多情是,低徊顧影,云幕淡微涼。
人間,春更好,一枝斜插,猶記疏狂。到如今潘鬢,暗點吳霜。樂事直須年少,何妨拚、一飲千觴。醺醺醉,壺天向晚,春思正悠揚。
長樂富山水,杖屨足追游。故人千里,西望雙劍黯回眸。多謝扁舟乘興,慰我天涯羈思,何必羨封侯。暮雨疏簾卷,爽氣颯如秋。
送征鴻,浮大白,倚危樓。參橫月落,耿耿河漢近人流??皣@人生離合,后日征鞍西去,別語卻從頭。老矣江邊路,清興漫悠悠。
胭脂膩,粉光輕。正新晴。枝上鬧紅無處著,近清明。
仙娥進酒多情。向花下、相鬧盈盈。不惜十分傾玉斝,惜凋零。
極目秋光夕照開。潮頭初自海門來。杳杳江天橫一線。如練。疾驅(qū)千騎鼓聲催。
杰檻翠飛爭徙倚。一行新雁去仍回。翠袖半空歌笑回。低映。十分沈醉勸金杯。
鳳翼雙雙,金泥細細。四弦斜抱攏纖指。紫檀香暖轉(zhuǎn)春雷,嘈嘈切切聲相繼。
弱柳腰肢,輕云情思。曲中多少風流事。紅牙拍碎少年心,可憐辜負尊前意。
故人情分轉(zhuǎn)綢繆。小窗幽。話離愁。海闊天遙,鴻雁兩悠悠。今日相逢誰較健,應(yīng)怪我、鬢先秋。
功名淅米在刀頭。壯心休。弊貂裘。何事留歡,不竟漾扁舟。桃李春風將近也,如后會、醉青樓。
七閩形勝。鎮(zhèn)南紀會府,山川交映。簫鼓喧天,綺羅盈市,不負四時風景。共喜太平無事,豈料潢池不逞。殄群丑,看一鼓雷奔,滄溟波靜。
指縱詩書帥。曾到鳳池,密勿陪幾政。暫淹籌幃,催分戰(zhàn)艦,總出智謀先定。想見捷書初上,盡道臣賢主圣。正圖舊,聽重宣丹詔,歸調(diào)金鼎。
數(shù)盡萬般花,不比梅花韻。雪壓風欺恁地寒,剗地清香噴。
半醉折歸來,插向烏云鬢。不是愁人悶帶花,花帶愁人悶。
雙溪樓上憑欄時。瀲滟泛金卮。醉到鬧花深處,歌聲遏住云飛。
風流太守,鸞臺家世,玉鑒豐姿。行奉紫泥褒詔,要看擊浪天池。